鎳是銀白色金屬,具有磁性和良好的可塑性。有好的耐腐蝕性,鎳近似銀白色、硬而有延展性并具有鐵磁性的金屬元素,它能夠高度磨光和抗腐蝕。溶于硝酸后,呈綠色。主要用于合金(如鎳鋼和鎳銀)及用作催化劑(如蘭尼鎳,尤指用作氫化的催化劑)。鎳常被用于制造不銹鋼、合金結構鋼等鋼鐵領域,電鍍,高鎳基合金和電池等領域,廣泛用于飛機、雷達等各種軍工制造業,民用機械制造業和電鍍工業等。
鎳是人體必需的生命元素,在人體內含量極微,正常情況下,成人體內含鎳約10mg,血液中正常濃度為0.11μgNi. ml-1。在激素作用和生物大分子的結構穩定性上及新陳代謝過程中都有鎳的參與,人體對鎳的日需要量為0.3mg。鎳缺乏可引起糖尿病、貧血、肝硬化、尿毒癥、腎衰、肝脂質和磷脂質代謝異常等病癥。
鎳同時也是最常見的致敏性金屬,約有20%左右的人對鎳離子過敏,過敏人群中女性患者人數高于男性患者,在與人體接觸時,鎳離子可以通過毛孔和皮脂腺滲透到皮膚里面去,從而引起皮膚過敏發炎,其臨床表現為瘙癢、丘疹性或丘疹水泡性皮炎和濕疹,伴有苔蘚化。一旦出現致敏癥狀,鎳過敏能無限期持續。
更為嚴重的是因鎳攝入過多而導致的中毒現象。人體每天攝入可溶性鎳250mg則會引起中毒,特有癥狀是皮膚炎、呼吸器官障礙及呼吸道癌癥。
天然水中的鎳常以鹵化物、硝酸鹽、硫酸鹽以及某些無機和有機絡合物的形式溶解于水。水中的可溶性離子能與水結合形成水合離子(Ni(H2O)6)2+,與氨基酸、胱氨酸、富里酸等形成可溶性有機絡離子,它們可以隨水流遷移。鎳在水中的遷移,主要是形成沉淀和共沉淀以及在晶形沉積物中向底質遷移,這種遷移的鎳共占總遷移量的80%;溶解形態和固體吸附形態的遷移僅占5%。為此,水體中的鎳大部分都富集在底質沉積物中,沉積物含鎳量可達18~47ppm,為水中含鎳量的38000~92000倍。土壤中的鎳主要來源于巖石風化、大氣降塵、灌溉用水(包括含鎳廢水)、農田施肥、植物和動物遺體的腐爛等。植物生長和農田排水又可以從土壤中帶走鎳。通常,隨污灌進入土壤的鎳離子被土訓無機和有機復合體所吸附,主要累積在表層。
正因為此,國家制定了相應的標準,嚴控排鎳企業排出污水 中鎳污染物的濃度: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規定企業總鎳排放限值Ni≤1.0mg/L。
《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中規定電鍍企業和擁有電鍍設施企業總鎳排放限值Ni≤0.5mg/L。在國土開發密度已經較高、環境承載能力開始減弱,或環境容量較小、生態環境脆弱,容易發生嚴重環境污染問題的地區總鎳排放限值Ni≤0.1mg/L。
《銅、鈷、鎳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7-2010中規定相關企業總鎳排放限值Ni≤0.5mg/L。
含鎳廢水的處理方法:目前,對于含鎳電鍍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化學法、離子交換法、蒸發濃縮法、吸附法、膜分離技術及生物法等。